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127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2 / 2)

他就是被他老婆挤兑的吃不消,所以要当场发作。

田蓝看他气呼呼的样子,在心中默念忍字诀。

他这样的算啥呀?

当年自己搞统战工作的时候,啥矫情精没见过。有人作妖作到你恨不得拿大耳刮子去刷他,成心给你捣乱。

那会儿她真年轻气盛呢,不也捏着鼻子忍下来了吗?还把人哄得好好的。

现在,她也宝刀不老。

田蓝摇头,一本正经道:“叔,你这话我觉得不对。首先,咱们是不是因为拖拉机供不应求,所以说你才给我们亲手造出了拖拉机?这事您不否认吧?”

吴师傅可有可无地点点头,没吭声。

田蓝继续往下说:“这说明什么?说明拖拉机的产能不足。与此同时,叔,您是从哪儿搞到的拖拉机零部件?总不会是偷厂里的吧?”

“放屁!”当了一辈子优秀工人的吴师傅勃然大怒,坚决不能扣上这个屎盆子,“老子兢兢业业干了30多年,从来没占过厂里一点便宜!我怎么会偷厂里的东西?这都是我自己买的!”

田蓝笑容满面:“现在生产原料都供应给国营厂,您能买到,是不是说明柴油机厂并不缺这些?”

吴师傅点头:“那当然了,我怎么能跟城里抢生产原料?那不乱套了吗!”

陈立恒笑着在旁边做总结:“生产原料充足,产品却供不应求,说明什么?说明就是干活的人不够啊。如果柴油机厂能够把这些生产原料全都变成拖拉机,那大家也不至于满世界地找拖拉机却怎么也买不到。”

革委会主任一直在旁边竖着耳朵听呢,这会儿赶紧两手一拍,完全赞同:“没错,就是因为像师傅您这样的8级钳工太少了,厂里生产忙不过来,所以才导致了拖拉机供应不上。”

他感觉柴油机厂是有大病。8级钳工啊,还不到50岁的人,居然不返聘,就直接让人这么退休了。

不不不,不返聘是好事儿。不尊重人才的单位,就不配留下这么好的人才。

这样的好人才,合该来他们向阳公社,支持农村搞建设。

早在10年前,中央就部署过,要积极发展“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厂”这些“五小工业”。

他们向阳公社条件差,没能赶上顺风车,这些年一直原地踏步踏。

现在,他们一定要把握住机会,积极让人才发挥所长,把机械厂,哦不,是农机维修站给办好。

革委会主任热情如火,看着吴师傅也冒星星,硬是抓着人家的手紧紧握住:“吴师傅,您在我们向阳公社搞农机维修,不仅不是挖柴油机厂的墙角,而是为我们整个国家的机械工业做贡献啊。这是拾遗补缺,为我们农业机械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主任激情澎湃,愣是从三线建设说到五小工业的历史。从头到尾,都没能让吴师傅插上嘴。

田蓝转过头看吴母,笑眯眯的:“阿姨,你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呀?什么时候能开始工作?”

吴母讪讪的:“没啥好准备的,东西都在脑子里呢。”

她才不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论起这点,糟老头子还真比不上她。

维修啥农机呀?整个公社就没几台农机,最多修修收音机。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的目的就是打着维修的旗号,自己组装拖拉机卖。

但向阳公社也没零部件啊,这个同样得去省城买。

田蓝留了心眼,开口询问吴师傅:“非得去省城吗?要不咱们直接去零部件厂买吧。到时候买的多,还能算批发价。哦,你要是不放心你儿子媳妇,回家看看也好。”

吴师傅本来是存了这个心思,结果被说出来了,他反而不好意思承认:“有啥好看的?又不是三岁的娃娃,自己不知道穿衣吃饭。”

田蓝笑容可掬,做出姐姐的模样:“还是得回去看看,小孩花钱没数,要没大人在旁边看着,说不定就寅吃卯粮,到月底连饭都吃不上了。”

吴师傅脸色大变,倒想起来一件事。他跟老婆子的退休工资。

现在可没有财务直接把工资打到银行卡的说法,都要自己去财务室领现金。他们老两口不在省城,等发退休工资的时候,厂里肯定会给他儿子和儿媳妇。

钱入了这俩家伙的手,那就跟他们老两口没关系了。

吴师傅赶紧问革委会借电话,他要通知厂里,以后退休工资直接给他们汇到向阳公社来。他跟老婆子的,一分不少,连着粮票,油票,布票和其他票证,一并给寄过来。谁都不用替他们领。

自打退休之后,他算是渐渐琢磨明白了。东西只有抓在自己手里,才是好的。

你要是直接给了旁人,都不过自己的手了,即便是你的亲生儿女,也认为理所当然,不觉得这东西是你给的。

你付出再多,人家都懒得让你瞧个笑脸。

吴师傅可学聪明了,退休工资,他们的自己抓在手上。

现在的电话也不太好用,因为交换机技术的问题,反正打电话总免不了吼。

田蓝他们没存心偷听人家打电话,却也被塞了一耳朵,晓得了老头老太太的打算。

她在心中点头,这是好事儿。

升米恩斗米仇,其实父母和儿女之间也免不了如此。一味给予却不索取的爱,永远不会被珍惜。人要付出,才会意识到那是宝藏。

吴师傅打完电话后,才扭过头看老婆,十分轻蔑的口吻:“当然,你要是怕儿子儿媳妇不高兴,你也可以把钱寄回去给他们花。我不怕,老子是当家作主的人,老子才不看他们的脸色过日子。”

陈立恒目瞪口呆,虽然同为男人,但他真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非得压自己老婆一头,真是好日子不想过,存心给自己捣乱。

到时候,你连房门都进不了你就知道日子有多难过了。

他都忍不住在心里支持吴秀芳她妈给这老头点好瞧的。

最起码的,从今天开始,坚决不给他洗衣服。

又不是没长胳膊没长手,干嘛不能自己洗呀?

吴母还不知道自己居然多了个支持者,自以为孤军奋战,也坚决输人不输阵:“呵!不晓得是哪个讨好。儿媳妇喊一声爸,那个笑的哟,眼睛都看不到,要多恶心,有多恶心!”

“谁恶心了?也不自己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笑的嘴巴都合不上了。”

老天爷哎!这样互相拆台的老两口,居然到今天还凑合着往下过,大概只能说明这时代的人很能忍,不到迫不得已坚决不会一拍两散。

田蓝生怕他俩再吵下去又要起妖蛾子,赶紧说重点:“别吵了,别吵了,说说看,这个拖拉机都需要哪些零部件?又都能从哪些地方购买?咱们尽量在一个地方买,好歹少跑些路。”

虽然在为人父为人夫这件事上,吴师傅连合格两个字都勉强,但作为产业工人,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优秀。

拖拉机身上的零部件,他门儿清。哪家厂的货物美价廉,哪家厂的零件次品多,他心里都有一本账。

“这几个去金星厂买,虽然不便宜,但他家的货扎实,特别耐用。这几个去朝阳县买,他们那个厂也是五小工业,10年前响应号召建的。不过他们厂的领导留过洋,手上有真功夫,下放过去的,技术也没话说。”

一辆拖拉机有上千个零部件,他愣是分门别类,找三家工厂就能把东西买全。

众人摩拳擦掌,谁都不愿意耽误时间。

陈立恒当即提要求:“那我们现在动身吧,跟人家谈好了,也好请人早点发货。”

革委会主任在边上连连点头:“对对对,春风一天比一天暖,有拖拉机耕地开荒,咱们也能早点把庄稼种下去。早种早收获,大家也能早点过上好日子嘛!”

开过年来,他去县里开完会回来,他就意气风发,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别的他们没有,最基本的,能多养猪吧。猪养多了,还怕社员们过不上好日子吗?怎么可能,顿顿有肉吃,那就是公产主义的好日子。

周围人都太热情了,吴师傅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就被陈立恒推着上了拖拉机,一车斗的豆腐渣一块儿回赵家沟。

是的,就是豆腐渣。

拖拉机都开出来了,怎么能开空车呢?必须得物尽其用,把公社供销社和食堂磨出来的豆渣也一并拖回去,好做霉豆渣呀。

吴师傅都要疯掉了,他就没见过这么物尽其用的人。

当然,等他回到赵家沟,被迫跟着运糖运菜的货车一块儿去县城的时候,他只能感激好歹车里没装猪。

田蓝没和他们一块儿去,她得张罗农机维修站的筹备工作。

房子是现成的,公社的大会堂,以前开批斗大会时用的。后来不流行搞批斗了,大会堂就变成了搞文艺汇演的地方。平常空着,每年六一儿童节之类的活动才会用上。

现在公社可管不了儿童节,先找个地方让维修站的牌子挂起来才是真的。

吴母跟着田蓝一块参观大礼堂,难得夸奖了一句:“这地方真宽敞。”

屋子又高又大,里面宽宽阔阔的,是个现成的车间。最难得的是,作为大礼堂,它里面居然没有桌椅板凳。

革委会主任在旁边讪笑:“甭提了,本来是要做的。结果正好碰上知青下放,没木头盖房子,他们连棺材板都扒了。公社没办法,只好把木头给他们先用。到现在,小学生过来开文艺汇演,都要自己带着小板凳。”

田蓝一时间羞愧,替原身对不起祖国花朵。可转念一想,比起看戏的时候没板凳坐,显然是他们知青没床睡觉没门板挡风更可怕。

所以,小花朵们,你们就忍忍吧。谁还没青葱过呢。

大家看完新车间,感觉也不需要特别收拾,只要重新粉刷遍白石灰就行。这样能够亮堂些,到时候方便工人干活。

田蓝又追着问吴母什么样的学徒适合培养成工人。

吴母又紧张又激动又得意,她没想到老头子的徒弟还要她来挑选。看那老狗还能不能在她面前耀武扬威?

“也没啥标准,重点就是人要细心,能耐得下性子,多聪明倒不需要。有的人就是小聪明,自我感觉特别好。嫌弃做工人不气派,干活的时候三心两意,一心想着下班就出去玩。这种人肯定不行,干什么事都不行。”

田蓝点头,笑着邀请:“那阿姨你得给我们掌掌眼。我们打算把公社所有的高中毕业生,今年不打算参加高考的人都拉过来参加考核。通过的人,就到农机站来上班。谁是好工人的料子,您见多识广,您看了才算。”

革委会主任跟着点头:“就是,我相信,由我们吴夫人把关,我们肯定能够找出最好的工人。”

田蓝又加了一句:“那当然,我们王会计师傅的眼睛那叫火眼金睛。她挑出来的工人,保准吴师傅都挑不出来错。”

吴母看了她一眼,在心里哼了一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她才不屑在这种事上做手脚,她还没蠢到直接给那老狗送把柄。

田蓝又笑眯眯的:“王会计,你也得给自己挑徒弟呀,多培养几个会计人才,将来可要派上大用场呢。”

吴母突然心慌:“哪里需要这么多财会?又没那么多厂子。”

一个农机站,所以要十个八个甚至几十个工人,但财务才能要几个人?

亏了,这回跟老头子比,她又白白吃了大亏。

田蓝惊讶不已:“怎么可能不要人,我们的糖厂、酒厂还有农场,后面都要财务的。如果账都算不清,还怎么发展?”

革委会主任在旁边差点没咳死自己。他以为以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已经深谙画大饼之道。

结果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看看人家知青,张嘴就来。

不过是小小的作坊而已,到了她嘴里,就变成工厂了。

田蓝煞有介事,还在规划蓝图:“酿酒制糖这种事,单靠一个赵家沟知青点怎么够?起码整个公社都要动起来,这样才能增加产能。我们还要建淀粉厂,专门从农作物秸秆里提取淀粉,这又要一整套班子。”

革委会主任感觉好晕啊。

这位会计有没有被打动,他不知道。他自己的小心脏在扑通扑通直跳。

天哪!如果他们向阳公社能有个工厂,全体社员集体投入到劳动中去,那是多么辉煌的场面?

其他的不说,大家在家里就能熬糖啊。熬好的糖稀再统一卖到县里去,那可是一大笔钱。

他看着田蓝的眼神充满了热切,都忘了自己先前说过的不应该先跳过大队这话。废话,在真金白银面前,在能惠及全公社社员面前,这种细枝末节谁还关心啊?

糖会嫌多吗?糖永远不嫌多。他们整个公社都动起来,也满足不了全国人民的需要。如果县里消化不掉,那就完全市卖。如果全市都不够,省里也没问题呀。

吃糖,甜滋滋地吃糖,多好啊。

革委会主任两手一拍,当即下了决定:“对,我们就是要发展,就是要壮大,到时候方方面面的人才都缺。王会计,您可得好好培养。”

王会计被他俩左右夹击,你一言我一语说的,也跟着忍不住热血沸腾起来。

得,她又不比老头动作慢,老头能立刻动起来,她也同样不需要休息。

平时都不等吃中午饭,王会计就积极要求赶紧开始招工。

这时代的农村条件落后,却也有自己的方便之处。有什么事,公社大喇叭一喊,直接通到各个大队,大家伙儿就都听到了。

赶紧的,年轻的社员同志们,还没高考就落榜的中学毕业生们,放下你们手上的事,立刻到公社来,参加招工考核。

考上了,以后你们的人生可是要迈上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了。

田蓝没看出来,王会计还是个急性子。

通知发出去,她就不停地念叨:“怎么还不来?怎么一点也不上心?”

田蓝劝她耐心地等等,走路也需要时间。

可她还是耐不住,不停地来回踱步,眼睛不时暼向外面。

还是革委会主任看不下去,主动招呼她们先吃饭:“估计会来上百号人呢,到时候考核可得花时间。吃饭吧,吃饱了饭,大家才有力气干活。”

在公社吃饭,主任没要他们的粮票。

现在向阳公社的粮食产量比十年前增长的不少,眼下除了小麦面粉之外,一般的主食,公社食堂都未必会收粮票,最多价钱比外面贵些。

吴秀芳也过来吃饭,同样是加了不少糖的玉米窝窝头和高粱发糕以及酸菜汤。

她吃饭的时候听到她妈说这里的青年不积极,她就直接怼回头:“你当这里是省城啊?一个大队都没一辆拖拉机。大家要靠两条腿走十几二十里地才能来公社。”

王会计被噎到了,眼睛一眨,又理直气壮:“所以才要动作快点,早点把人培养出来,早点投入生产,才能早点生产出拖拉机,这样他们不就有车坐了吗?”

吴秀芳震惊了,她妈现在积极性很高啊。

是谁当初一天都不想留在乡下的?

得,赶紧通知她那宝贝弟弟把她爹妈的衣服都寄过来吧。

看到她妈短时间内都不想返回省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