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科幻悬疑>郡主和离之后> 第59章 第5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第59章(1 / 2)

?此事传到了小皇帝耳中,他先是不能理解,随后立即冲到了明华殿。人还没进门,就先嚷嚷开了:“皇姐皇姐,月盈一家为何会突然被调离长安?”

??彼时皎皎正在烹茶。面前的红泥小火炉正烧得旺,上面放着一个龙首雕花提梁的铜水壶,正咕噜噜煮着茶。一旁的小桌上,还摆放着一套成窑五彩釉面小茶盅。

??小皇帝如同一阵风跑到她跟前,一众宫人跟在其后,累得气喘吁吁。皎皎连头都没抬,敛袖拎起滚开水的铜茶壶,往茶盅里倒了一杯茶。而后才轻抬眉眼,端的是一幅心静如水、怡然自得的模样。“官员外调,这归吏部主管,你来问我是什么意思?”

??小皇帝登基不过堪堪一年时光,哪里知晓官场险恶,有时上面根本不需要说一句话,只要派人前去提点一番,自会有人前去安排。只是这次事态紧急,才不得已动用了“圣旨”。

??皎皎眉目一转,失落神伤的情绪溢满眉间。“还是说,你怀疑是皇姐擅自将他调离长安?”

??“我……并不是……”小皇帝眉目紧蹙,虽满心怀疑,却终究无法承认。昨日的种种还历历在目,皇姐分明是对月盈有所不满,才阻拦自己将彩头送与她。否则偌大皇城,月盈岂会招呼都不与他打一声,就那么离宫而去?

??可种种怀疑在接触到皎皎的目光时,便什么都说不出了。

??他年纪虽然不大,但是也知好歹。他以稚龄登上皇位,本就惹得很多人不满。倘若不是三位辅政大臣与皇姐镇压,他想必根本就坐不稳这个皇位。

??而这其中,太傅只以教导为主,相国别有居心,徐空月镇守全军,唯有皇姐事事为自己着想。更何况,父皇临终前也曾留下遗命,让他凡事听从皇姐安排。所以即便他心中有所怀疑,但是面对皇姐时,仍是无法质问出口。

??可此事倘若皇姐不解释清楚,于他而言,始终是心底的一个疙瘩。

??皎皎的目光悠悠落在他面上。其实小孩子的心思是最容易读懂的,他会将心里所想皆显露于脸上,不加掩饰,不懂隐藏。皎皎几乎一眼就看出了他在怀疑什么。

??她轻叹一声,终究还是不忍,开口道:“陛下,你在月盈小姐身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了。”

??小皇帝不解,却又下意识辩驳,“我哪有……”可一接触到她的目光,顿时张口结舌,所有的辩驳都化为乌有,消失在唇舌之间。他微微垂着头,双手绞着衣角,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皎皎敛袖往小茶盅里又倒了一杯茶,而后对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的小皇帝道:“陛下,坐吧。”

??自登基以来,小皇帝便一直在慧公主的庇护下,他打从心底知道,皇姐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害他。只是一想到再也不能见到月盈,就满心失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

??皎皎将小茶盅放到小皇帝面前,轻声道:“我知陛下与月盈小姐交好。只是陛下应该知道,您是大庆的皇帝,肩负着大庆臣民的厚望,不应时时刻刻将这种儿女情长的私事放在心中。”

??小皇帝仍是忍不住为自己解释一句:“我没有时时刻刻将这种事放在心上,我今早听闻了此事,还是读完了太傅安排的书,才赶来……”

??话音在皎皎的注视下,渐渐消失。

??“我是不是还要夸奖陛下一番,您是这样的明了轻重缓急?”看着仍是孩子模样的小皇帝,皎皎忍不住叹息一声,“再过几年,您就到了该亲政的年纪了,到那时您也要像现在这样,时时刻刻惦记着一个不值得一提的‘朋友’吗?”

??“可月盈才不是什么‘不值得一提’的朋友!”小皇帝想也不想就辩驳道。

??皎皎的目光顿时沉了下来。

??小皇帝面露羞愧,连忙将头垂了下来。

??“所以,在陛下心中,月盈小姐就重过家国大事,重过百姓民生?”

??小皇帝不敢抬头,只闷闷道:“朕不是这个意思。”

??“可陛下所作所为,皆是这个意思。”皎皎的语气不由得有些重。

??小皇帝的头顿时垂得更低了。

??瞧见他这幅模样,皎皎倒是不忍责怪了。她知道小皇帝自幼便没什么朋友,即便是谨贵妃得宠的那几年,他因着谨贵妃出身低微,在弘文馆仍是不招人待见。直到先帝将他立为太子,他的身边才突然多了一群阿谀奉承之人。

??好在当时有谨贵妃处处照料,小皇帝年纪虽小,却也知晓那种阿谀奉承之人并不可靠,故而他身边始终没有什么玩伴。直到月盈的出现。

??当时在行宫,小皇帝并未着龙袍,或许当时的她并不知小皇帝的身份,才会那样放纵本性,与小皇帝玩耍在了一起。

??皎皎没有教育孩童的经验,并不知道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做才最好。她只能长叹一口气,对小皇帝道:“太傅往日对陛下教导,陛下都忘了吗?‘为君者,以何取天下,以何治天下,又以何固江山?’”

??小皇帝垂着头,答:“应处处以民为本,以民为重。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治理江山亦是如此。”

??“既然如此,”氤氲茶雾之中,皎皎的眉眼显得越发柔和,“陛下不如去宫外多走一走,看一看。”

??她先前有心带小皇帝去宫外看一看,但是却因遇到徐空月而取消了行程。加上小皇帝年岁太小,她担忧他的安危,便不曾再提出让他四处走走看看。只是如今看来,一味成长于宫墙之中,他的眼界将会变得狭隘。

??果不其然,小皇帝听了,疑惑道:“朕要去哪里,看什么?”

??“不必走远,陛下只需要在城北多转转即可。”说完,皎皎又补充了一句,“尤其是北巷街,要多听多看。”

??小皇帝走后,侍立在一侧的兴安不由得好奇问:“公主为何要让陛下在此时出宫?”

??皎皎端起小茶盅,浅尝了一口茶,茶香四溢,盈满唇舌。“陛下登基快一年了,你觉得他如今与先前有什么变化?”

??变化?

??兴安想了想,斟酌着回答:“陛下似乎……读书的时间少了,跟着……”

??他迟疑着,又瞧了一眼皎皎的神色。

??“他如今,跟着徐空月的时间日益增加。”皎皎的神情没有什么变化,可兴安还是敏感的察觉到,她情绪有几分低落不满。

??小皇帝崇敬徐空月,这在宫中几乎不是什么秘密。因而每每徐空月入宫,大多数时间都会带着小皇帝,教他骑马,教他射箭,甚至带着他去打马球。

??可唯独不会教他读书、看奏折。

??而这些,恰恰是身为一个帝王,最该学习的东西。

??倘若说先前徐空月还有所收敛,不敢过于明目张胆,那么自小皇帝十二岁生辰之后,他的所作所为愈发不加掩饰。

??身为监国公主,皎皎几乎能猜得到徐空月会有此变化的原因——定是他身边那群不安分的人,不停撺掇与煽惑。即便是他从前从未有过不臣之心,但随着权势日益增长,他身边总会有些人,想让他有此想法。

??可皎皎却仍要用着他,守护住大庆的江山。

??父亲在军中多年,与各处驻守的将领有些极深的关系。先帝未防父亲死后,这些人产生谋逆之心,早在将母亲下狱之前,便开始处处瓦解他们的势力。等到父亲死后,更是一举将之清除掉。

??这样做的后果便是,新提拔上去的将领没有统帅之才,易好大喜功,或墨守成规。所以才会有西北三城被北魏一举夺走的后患。

??先帝察觉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错误,于是扶植起了徐空月,让他以重夺三城的战功,将西北军权牢牢抓在手里,并且以安国公的身份,一步一步将大庆的军权握在掌心。

??而先帝作为幕后之人,自然就能将所有军权归为己用。只是他没想到,他的身子会那么就不行了,好不容易聚拢的军权还未被牢牢掌握,他便驾鹤归去。

??于是,这天大的权力便落到了徐空月手里。可先帝又害怕他将这权力收为已用,便提出给她“监国公主”的权力,以慧公主的身份予以她重生,用以制约日益壮大的徐空月。

??帝王的权衡之术,倒是被先帝玩得

??如今皎皎身处在这个位置,自然不能容忍徐空月将小皇帝引入歧途。只是为了避免小皇帝产生不必要的厌烦情绪,便不能过激处理,只能潜移默化,让他亲眼去看、亲身去体会。

??好在这种方法带来的影响,很快就得到了印证。

??长安城落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明政殿已经烧起了银丝炭,厚重的帘子将所有的寒凉刺骨阻绝在外,殿内暖和得如同三四月的初夏时节。

??这段时间,在皎皎授意之下,御史台的一群大臣开始上奏,要小皇帝看奏折。虽然最初被徐空月以“皇帝尚且年幼拒绝了”,但很快,朝中便有半数大臣纷纷上折奏请。就连太傅都当众表示,小皇帝确实该学会看奏折了。

??徐空月这才不得不让步。

??虽然小皇帝还有很多地方不懂,但在太傅的指导下,还是看得有模有样,就连早朝之上,也能说出几句符合帝王身份的话。

??皎皎对此很是满意。

??更让她不曾料到的是,当看到各地呈报雪情的奏折时,小皇帝突然问了一句:“天寒地冻,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可有防风躲雪的栖身之所?”

??这话一出,坐于下首的太傅都面露惊讶。

??小皇帝看到他的反应,琢磨了一下自己说出的话,犹豫着问道:“太傅,朕刚说出的话可是哪里有不妥?”

??太傅很快回神,摇了摇头,问:“陛下为何会这样问起?”

??小皇帝想了一下,回答:“这段时日,朕跑遍了城北各处,见到了很多食不果腹的百姓。那些百姓,有的每日做着辛劳的工作,却只能换取一点儿饱腹的食物,而有些就连让自己饱腹的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在菜市捡些烂菜叶子。但还有些上了年纪、或是身体有残疾的百姓,连一个遮风挡雨的住处都没有,每日更是吃不饱、穿不暖……”

??他从前觉得,与母妃在庆仁殿的日子已经足够难过了,但在城北的北巷街走了一圈才发现,这世间总有人比自己过得更加凄惨。甚至是,想象不到的凄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