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达玛人10(1 / 2)

这是一座孤岛空城。

犹如被火山灰淹没的庞贝,犹如被玛雅人背弃的玛雅。

“佳士米罗百货商行”的招牌摇摇欲坠地挂在大楼之上,灌木和野草在破败房屋上伸展。

他们前方,是一个巨大的、祭坛一般的回形广场。红砂写就的“达玛广场”四字已斑斑驳驳。

一尊高近百米的佛像,静静矗立在广场中央。

佛微阖的眼眸,诡异又悲悯地俯视着两个陌生来客,仿佛神明俯视着蝼蚁。

街道上贴着褪色的宣传画报,已经风化得不成样子,只依稀能看出其中一幅,是用汉语写的“全力支持印度三国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

李妮妮折起海报:“三国抗美救国战争……是1962年印度打退法军和西贡军队那场,说明至少在1962年前,这座岛上还有人在。”

武太郎几次想跟在李妮妮身后,又被大小姐的保镖隔开,最后只能放弃:“姐姐,这座岛属于我们国家吗?”

眼看两人要聊起来了,大小姐冷冷地瞥了一眼林秘书。

林秘书:“……”

林秘书额头冒汗,上前截断了两人即将开始的对话:“应该不属于,大小姐乘坐的所有航线我都提前做过功课。飞机上我最后看到的地点,是北印度洋上一个三不管地带,不属于中国,不属于印度,更不属于尼泊尔。”

“那就更奇怪了。这个海湾平均房价都11000了,地产商怎么可能漏过这个地段不开发?”

方才闹着跳楼的西装男子叫何马生,据说是个港圈金融大佬,梳着大背头,戴一副钛钢细边眼镜,一副精英做派。

此刻,他看着这满目疮痍,用不大标准的港普说:“而且这地方看上去,讲不上来,怎么就这么……不对呢?”

——何止是不对。

除了那些充满年代感的楼房、道路和标语,这座城市处处透露出一种既与世界连通,又与世界隔绝的矛盾感。

而且,还呈现出一种“骤停”的灵异状态——

收音机插头还没拔,池子里的碗筷刚洗到一半。

桌上报纸还翻在“1962年1月4日,西贡得到新援助,美国增加援越军队”。

就仿佛这里的时间,曾在某一瞬间,全部停止。

而这里所有的活人,也在同一时刻,一齐消失。

……简直和飞机上发生的事,一模一样。

“大家过来看看这个。”

林秘书捡起地上一张“普及英文教育,倡导汉语教学”的陈旧海报。

“所有中文下面都有两排文字,一排英文,一排是这种奇怪的文字,有人看得懂吗?”

观海大师接过来琢磨了一会儿,忽然朝着海报合了个十字:“阿弥陀佛……贫僧寻思着这有点像古印度的梵语,但又不完全一样,像是基于梵语上创造的新的语言。”

林秘书闻言奇道:“这里的人居然有自己的文字系统吗?梵语不是早就消失了吗?”

李妮妮:“没消失。印度1970年还出过全梵语的报纸。又因为梵语和英语同源,欧洲也有很多人研究梵语。”

“姐姐说得对,欧洲和印度还是同一个祖先。我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说5000年前雅利安人分裂成两支,一支进化成现代欧洲人,另一支进入印度河谷地,成了现代印度人。”

武太郎抱着大老鼠道:“他们好像还奴役了印度的原住民,叫什么打锣人——”

李妮妮:“达罗毗荼人。”

武太郎:“……对对对,达罗毗荼人。”

眼看两人再度聊了起来,大小姐又冷冷地瞥了一眼观海大师。

观海大师:“……”

他叹息着道了一声“情字害人”,上前咳嗽一声,打断两人热火朝天的交谈:

“……阿弥陀佛,说到这里贫僧想起来了,如来佛祖虽然故乡在印度,但英俊潇洒、高鼻深目,不正是西方面相吗?”

李妮妮:“……如来佛的故乡,不是尼泊尔吗?”

观海大师肃然道:“小姐姐此言差矣,印度的就是尼泊尔的,尼泊尔的就是印度的,大家都是世界的,佛法不分你我,故乡在哪,又有什么分别呢?”

李妮妮:“……”这真的是个正经和尚吗?

“这叫典型的以偏概全。”

这路边有很多小店,只是都破败不堪。何马生随手在柜台上抽了一根还没腐烂的格纹领带给自己系上,系完还拍了拍自己的领结:

“我炒股之前是搞文创的,也算了解历史。汉武帝打退的匈奴也分裂成了两支,一支留在中国边境,一支去了欧洲,还把欧洲搅得一塌糊涂,难道你能说汉语和英语同源吗?”

李妮妮:“还真有可能是同源,人类存在地球已经有700万年,但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都来自……”

观海大师慈悲道:“……猴子。”

李妮妮:“……同一个女人,也叫线粒体夏娃,意思是我们最初都是一家的,当然也用同一种语言。”

武太郎头顶胖老鼠:“妮妮说得对,我以前看过的一个纪录片,说汉语和英语有大量词汇发音相近。比如英语的‘车’是‘car’,古汉语的‘车’念‘kea’,英语的‘绑’是‘bd’,汉语是‘绑’,英语的‘书’叫‘book’,汉语叫‘簿’……是不是发音都差不多?”

何马生:“屁。”

大老鼠坐在他头上“吱”了一声,仿佛附和他。

武太郎弯起狗狗眼:“对对对,还有‘屁’!英文里‘屁股’是‘hip’,是不是和中文‘屁股’的发音也很相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