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到高考这天,大部分人是紧张到慌的。
不说学生,连老师和校长都慌。学校这届高三是他们私下改制后的高三,平时作业和考卷难度都上升了一个层次。而刷题的题海战更是以前少有的密集。
毕竟纸贵,打印机学校也就一台。不少卷子是几个老师没日没夜手工誊抄,然后再交给学生的。有时候卷子来不及誊抄,就只抄几份,让学生们自己去抄题做。
食堂改革能吸引学生来上学,可往后想要真扩大生源,让优秀的学生乐意来他们高中,全靠这一次高考。尤其是桑晓晓。她的成绩哪怕上不了首都那两所,全国前五的学校还是能考虑的。
前五是什么水平?是学校能为了她在校门口拉横幅的水平。
有个老师紧张得连连喝水,和身边另一个老教师说着:“我第一年过来教书的时候,我们学校就一个考上大学的。其余人运气差点。”
他那会儿也还不怎么会教,每次去书店看到有合适的习题书,掏钱买来拿回去给学生换来换去的出题。也不知道有没有效,反正出着。
老教师自个也把不准,但安慰着身边同志:“不要怕。我《数理化》都翻烂了。他们肯定都能考上。我们班最近测出来不是都挺好的?尤其是有两个第二次参加高考的,成绩很不错。”
大家不仅对桑晓晓的成绩带着重大期待,对其余学生也是带有了很大期望。如果所有人正常发挥,这回高考能考上大学的,指不定多少个呢。
“我偷偷穿了条红裤衩,就为了图个喜庆。”
“别说,我前两天还烧香去了。要是一半考上,我立马去还愿。”
这话题逐渐偏了方向,直到学生们陆陆续续要进考场才停息。
桑晓晓和同桌不在一个教室考试。同桌今天特意带了根红头绳。她是第一次参加高考,手都哆嗦,临着要进考场了,拉着桑晓晓说:“晓晓,你要不骂我两句?我说不定手就不抖了。”
本来绷着神经的桑晓晓听到同桌这话,很不高兴:“你这话说得好像我总骂你似的。”
“没有没有。”同桌搓了搓自己脸蛋,继续恳求着,“我就是觉得你说不定能骂出点好话来。”
什么叫骂出点好话?这水平是怎么面对语文考试?作文是不想拿分了。
桑晓晓拿笔盒戳了戳同桌,仰着下巴:“我可是要考去首都的人,你最好是能考出阳城。要是考不好,我就把你写书里,让全国人民知道你考砸了。”
一般来说,正常人听到这话,压力肯定是更大。谁也不想丢脸丢到全国去。可桑晓晓的同桌性子就是与众不同。她听完这话竟说了一句:“我要是考砸了,怕不是我这辈子最有名气的时候?”
桑晓晓真忍不住骂出口:“你是疯了吧。”
同桌听着桑晓晓娇气恼怒的骂人,哈哈笑起来。时间快到,她握了握桑晓晓的手:“蹭一下,我走了。”愿桑晓晓的好运能给她一点点。
桑晓晓其余同学看到她同桌那动作,纷纷凑过来:“我也握个手。说不定能考高两分!”
“我也要我也要!”
一群人围住桑晓晓一个握,左右手轮换着来。握手到后来桑晓晓在中心恼羞成怒:“别握了,我考试要来不及了!”
最后还是有老师注意着这边,赶紧过来把人解救出来。
等桑晓晓进考场后,她是什么紧张情绪都没了。谁被这么一打岔还能有紧张情绪?笔盒带不进来,她就拿了两支灌好墨水的钢笔,准备迎接第一场考试。
今年高考卷的难度是真的不高。
对于大众来说,分数上不去主要是因为各地教育水平不够。日常习题少,书本也贵,学校的习题量没能跟上。只要掌握足够了知识点,做够了题,完全能应对高考。
语文作文题甚至和去年是几乎思路一样。去年题目出的是企业环保相关,今年是树林森林气候相关,归根到底还是环保。
她思考过去年的高考题,对今年的高考题简直不用想就能动笔。
桑晓晓三天考完下来,觉得难度甚至不如有时候老师给留下的作业题难。也不知道是不是把一些高难度的题目偷偷加塞进练习里。
至于桑晓晓同考场的一些同学,刚一交卷散场,狂奔在楼里大吼大叫:“考完了!考完了!”
桑晓晓收了东西,脑子里还想着刚才的题。
学校老师见桑晓晓出来,赶紧凑上去问:“桑晓晓,考试感觉怎么样?都会做么?”
桑晓晓不确定。她不确定这么简单的题目,大家的成绩会不会都很好。如果是这样,人和人成绩拉不开差距,指不定考上首都就成了难题。
她只能说:“有点简单,我也不知道最后成绩会怎么样。”
有和桑晓晓一个考场的同学出来,也没从高考氛围中走出。他茫然挠着脸,也是跟着桑晓晓说了一声:“是有点简单。我怎么感觉好像我也都会做。”
老师只听着都会做,心里头又是紧张又是欢喜。
他眼眸发亮:“来来来,我们去办公室对个答案?估个分数。估分出来就能填学校。放心,要是成绩好,上面立马通知过来。”
桑晓晓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几十年后是先出成绩再填志愿,现在是完全估分完优先填志愿的。
她想着王叔还在学校门口等她:“我和人说一声。”
老师点头:“我去办公室里等你们。记得快点过来。”
桑晓晓去校门口通知王叔,老师带着另一个同学先去了办公室,路上一路聊着考试内容。老师细细问着考试情况,同学也一五一十说着:“我真觉得难度不算高,很多题目都眼熟。看到题目脑子里就一下子想出来要怎么做了。不过有几道题是不太清定。”
老师连连说着:“好好,我们去对答案。对了就知道了。”
桑晓晓到校门口张望了下,很快找到了王叔。
王叔见到桑晓晓,当即露出一个笑容。见桑晓晓迎面跑过来,他正要说什么,就听桑晓晓说着:“我要去和老师对答案。文具先给你了。”
说完,他手里被塞进了文具盒,而桑晓晓转头就跑走了。
王叔低头失笑,带着文具盒往车的方向走。他打开车门将文具盒放到座位上。此刻车里还坐着人。傅元宝穿着短袖白衬衫,手上绕着珠串,侧头看过来:“她人呢?”
王叔和车里等候着的傅元宝交代:“和老师对答案去了。”
傅元宝淡淡应了一声:“嗯。”
桑晓晓不知道门口傅元宝专程过来等她。她跑回办公室,一推开门就看见满屋子的成年人。也不知道这群老师怎么想的,全聚到一起,连副校长和校长都在。
有好几个同学在桌子旁边,亢奋得脸通红,活像中了五百万彩票。
一群人看见桑晓晓出来,立马眉开眼笑站起身招呼:“来来来,对答案对答案。”
有个老师开玩笑起来:“参考答案变成正确答案的时候到了啊。”
一群人顿时哄笑。
桑晓晓走过去,发现桌上连空白的纸笔都给她备好了。笔是铅笔,估计是怕她会在答案上涂改,至少给了一个擦除的机会。
学科按照考试顺序来的。因为高考卷是全收走的,所以考题全靠监考老师默写下来。答案也是自家老师们自己做的,并不是官方给出的答案。
桑晓晓快速把这些内容和记忆里自己写的答案做对照,铅笔在边上写着自己预估得到的分数。每一类题,她打一个分,看得边上老师心脏加速。
有个老师有点近视,又没钱配眼镜。他往里挤也看不清楚:“怎么样了?几分了?”
“到现在就一题把不准。看批卷给不给分。”一个眼神好的倒吸着气,“厉害啊。”
一张卷子结束,作文只有六百字,桑晓晓也没法太精准估自己的分数。她随意打了个及格分上去。就这样,语文的大头扣分全在作文上了。
数学一看,答案全对,过程不知道怎么给分,所以桑晓晓弹性每个大题扣去一分。
高考总分640,桑晓晓最后几门清算下来,保底560分,上不封顶。如果批卷老师乐意给高些,或者作文分数给的漂亮,感觉能有580,也可能会更高。
580啊!那是想上哪里上哪里!
一般来说560就稳了,所有大学都能上。尖尖头上的学校是任由她挑选。
校长看着打分,人说话声音都发紧:“考卷名字写对的吧?答案没写错地方吧?你字是好看。老师肯定乐意给高分的。”
副校长更是说:“是是,语文作文哪能及格分啊?这必须得高分。要是给分低了,我拿着卷子去问他们。”
校长很是感动,对着桑晓晓心酸感慨着:“我们高三就剩下半个班,文科理科都混在一起上。能出你这么个苗子。明年要有两个班就好了。”
别说,语文数学英语还真是一起上的,其余副科才分开上。总共半个班,分开上课的时候总觉得自己都没几个同学。
副科也好笑,教历史和政治的是同一个老师。总之就很节约。好在总体来说她和她同桌都是文科,不管上什么课都不怎么动位置。
老师们听着校长说这话,都一阵唏嘘。想当初来上高中的人是挺多的。上两年课直接去考试的人也多。可惜难考啊,一年年下来学生是越来越少。他们这群老师都是看着过来的,自然有所感悟。
<b
r />
他们希望有天赋的孩子都能往上再走走,可不是谁家的孩子都有钱读书。要是熬出山了还好,熬不出的只是浪费几年时间,最后回家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