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哎哟喂。”
胡瑶看到徐婉婉脸色的都变了,赶紧从炕上下来扶她。
“你坐炕上,别急,我慢慢跟你说。”
胡瑶这才把徐大哥受伤的事说了下,不过她是数次提起了二娃的药,和曾经的向南竹的腿。
“二娃之前就给他爸留了不少的好药,现在徐大哥身体已经在恢复了。过几天,你就能见着人了。”
徐婉婉斜躺在炕上,轻轻地点了点头。
“那就好。”
不过就在胡瑶想着,怎么说徐大嫂的事时,徐婉婉又慢慢地从炕上坐了起来。
她斜了下嘴角,“我那个大嫂呢,她什么态度,有没有闹腾着想从家里分钱或分房子?”
胡瑶轻轻地说,“是分手。”
“分手?”徐婉婉一下没听懂了。
“离婚啦。”还在玩核桃的四娃,举起他手上烤糊的核桃,不断地闻了闻。
“肯定不好吃。”
胡瑶顾不上理他,而是给徐婉婉倒了缸子热水。
“不管怎么样,事情已经到这步了,你大嫂现在工作调到市局了,比原来在街道派出所好了很多。你大哥升职没上去,因为要养身体,也是会暂时停职的。”
“这一件件下来,你大嫂那样性子的,会提出离婚也是正常的。”
胡瑶又提到了那个吴老的事。
“当初吴老为了能跟现在的媳妇结婚,不也把原来的媳妇弄死了嘛,是直接推井里的。”
所以说徐大嫂直接离婚,并不是什么难理解的。
“有她后悔的时候。”徐婉婉有些生气。
不过胡瑶却觉得她最好别后悔,要不然也麻烦。
“你哥反正被伤得不轻,之前就是因为她而跟好好的对象分了,现在那女的因为也是当时伤透了,听徐鹏鹏说都失踪了。”
现在这年月,一个人换地方生活,很难找着的。
信息不发达,户籍并没有全国互通,一个人消失太容易了。
“大嫂,你觉得还能找到她么?”徐婉婉突然问。
胡瑶摇了摇头,这是很残酷的现实。
“太难了,说不定她也嫁人了呢,可能那个时间造成的伤害,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过去了呢。”
“总觉得对不住她。”徐婉婉想想就难受。
“她对我和二哥也都挺好的,我一直以为她会成为我大嫂。”
谁也没想到,中间有个截胡的,而且一下子也确实把徐大哥跟他那个前对象,害苦了。
徐大哥现在对家庭,应该只有责任吧,而那个消失的女人呢?
“谁又会对她负责呢?”胡瑶也是深有感触的,知道徐大哥当初没有自主选择的办法。
“这个阎大花。”徐婉婉用手捶了几下炕。
“害人的是她,逼人结婚的是她,现在我大哥这么难,她又提了离婚。”
胡瑶只能劝,“她现在还不知道,你家其实还是有不少家底的,以为你们徐家完蛋了,将来一定会拖累她。”
“其实这样也好,本来就不是一类人。”
胡瑶又继续说,
“只有相似的人,才能长久地过下去。你大哥就像是开车转变时有人搭车,但是这个搭车的人并不是对的。”
“甚至那个前面的对象,也不是对的。谁能保证,她跟你大哥结婚后,碰到这样的事,不会做跟你现在大嫂同样的选择呢。”
都是不能预料的。
说了好一会儿话后,徐婉婉的情绪才算是稳定了下来。
徐婉婉看着胡瑶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
“大嫂,又麻烦你了。”
“不麻烦,一家人嘛。”其实胡瑶觉得徐婉婉以后麻烦自己的地方,会越来越多。
一是徐婉婉肚子要慢慢起来了,肯定不能把她一个人扔家里头,自己到哪也得带着她。
二来呢,也是要带着她的原因,二娃要号脉。
虽然四娃算出来了,徐婉婉这一胎会生个闺女,而且还是个眼睛有问题的。
这种情况,最好就是早看早治。
而且药的事,自己还得早备着。
肯定是得跟系统那整点好药了,现在平时是尽量不用积分,况且到南边儿时候,完成了好几个任务,现在攒了些积分了。
“吁……”胡瑶轻轻地吐了一口气。
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她这口气还刚吐完,就听到有汽车的鸣笛声。
这会儿天色已经下来了,能在自家院儿里这么整的,就是三娃。
“大嫂,我回来了。”彭小兴回来了,看着像是遇着了什么事,急得出了一头的汗。
“大嫂,我们碰到难处了,我们团长让我问问你,你打南边儿弄到的棉花还有么?”
胡瑶招呼让彭小兴坐下,
“你慢点说,棉花还有一些,庞团长要棉花干啥?”
“北边儿下大雪了,特别大的雪,物资不够,现在上面领导给庞团长下了命令,让他无论如何想办法,弄到1000件棉衣,1000套被褥和上万斤粮食。”
“哟,咱们这也下了雪了,不过并不怎么大。”
徐婉婉还出去专门看雪来着,飘着雪花儿,一夜就把村里给盖成了白色。
不过就下了一会儿,第二天太阳一出来,村里人又都扫了薄雪,就跟没下样。
“我还以为今年不会太冷呢。”徐婉婉还以为没想到,再往北边走,会冷成那样。
“嗯,现在已经零下40多度了,比往年冷了10多度。”
胡瑶一听,确实够冷的。
“粮食有,我之前自个儿从南边就弄到了很多玉米面儿。白面儿肯定没有的,但是上万斤玉米面儿我有。”
胡瑶一直都知道,手上有粮,心不慌。
而且萧大商人也经常说胡瑶,就跟个仓鼠似的,不仅是见啥买啥,还买的量很大。
“太好了,大嫂,你可是救命恩人呢。”彭小兴激动得跳了几下。
“本来庞团长还想着多找几个人借呢,真好,大嫂你一个人就都给解决了。”
不过北边闹雪灾,而且算是极寒天气了,这种情况肯定还缺一样东西。
胡瑶马上又问,“缺炭火吗,他们那柴够么?”
“啥也缺,哪有什么柴啊,那边是边境,石头多树少。”
“别的物资慢慢整吧,我这能有2万斤玉米面儿,我再给你们一车精煤,你知道的,这种煤又暖和又耐烧。”
彭小兴就知道,没有胡瑶办不到的。
“大嫂,至少能让他们捱过这一阵子了,有好些老百姓都吃不上饭。那边还不像咱们这边,庞团长在部队整了俩作坊,又养兔子。他们那,不仅能冻死人还能饿死人的。”
这个胡瑶懂,像庞团长这种的,全国估计也找不出第二家来。
“嗯,其它的东西,我再想想办法。”
胡瑶没有一下都应了,她得琢磨下这个事。
“先不能让别人知道是我捐的,你让庞团长找个理由,把我遮过去。”
“大嫂,知道的。”
做不留名的女英雄,胡瑶已经做习惯了。
把粮食和煤炭都让彭小兴一股脑先拉走了,而成品棉衣她这没有,她有大量的棉花。
不过彭小兴当晚就回来了,同行的还有庞团长媳妇。
“胡瑶,你之前在南边弄到的棉花,真的还有吗?”
之前庞团长媳妇见胡瑶把很多棉花都给了徐家,要为部队做棉衣的。
所以她又有点担心,跟着一块来了。
“有的,不过做成棉衣也要面料,我这倒还有面料,不过我没时间做呀。”
其实胡瑶有系统之前给的机器,做个上千件的棉衣是没问题的,但是她根本没有地方能整这个。
“噢,那你把棉花和布料给我吧,我组织部队的那些军嫂来做。最近天冷,都在家闲着,正好能赶制些衣裳。”
后院儿菜园子那里,原来住人的两个小屋,现在全空着了。
胡瑶刚才就想到了,把棉花和面料都放进了屋子。
只是不知道能做多少件,她就估算了个大概。
“婶儿,就这些,不知道能整多少件。”
“能整多少是多少吧,而且这些物资过去,暂时救个急,还要靠各地支援呢。”
连三娃都去帮忙搬东西了,三娃和大娃,比他们几个大人搬得都快。
没一会儿,塞了一车的面料和棉花。
“你这有治冻伤的药吗?”庞团长媳妇正要连夜赶回部队那边时,转过身问了句。
“我们卫生所没有备这种药,现在就让她用姜汤洗洗外伤。”
“冻得很严重么?”胡瑶没得过冻疮,但是听说是很容易复发的病。
“她是在北边部队呆着的,负责调度的。听她的意思,她这不算大病,他们那得冻疮的多。”
庞团长媳妇的脸色却变了下。
“我也见过不少可怜人,她那双手我看着都想哭了,可她就笑着就没事。”
“胡瑶,你家老二那有一屋子草药吧,听说都是好的。”
胡瑶点点头,“我之前在南洋的时候,从那买过这样的药,其实就是一种放了药材的擦手油,我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