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句“微步縠纹生”,倒叙小白脸学凌波微步。
段呆子原本不想学,只一味对玉像神仙姊姊敷衍了事。
但是为了香喷喷的婉妹,只好勉为其难学来逃命,所以段小白脸其实不算得特别负心。
段誉有博爱性格,对初相识的美少女显得情深义重、不离不弃。
文弱书生,以无缚鸡之力的手,做其护花人,于是轻而易举的赢取木婉清和钟灵二人的芳心。
第六句“谁家子弟谁家院”。借婉妹的眼,一步步揭露这个似傻非傻的书呆子原来位列大理国皇位继承人名单的第二。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婉妹便怕起来了,怕大富大贵的段郎会寒盟变心。婉妹心里叙述段老狗和观音娘娘的模样乃是极高明的伏笔,看第一遍《天龙八部》的时候估计没人会注意这个细节,暗示国字脸的段老狗只是便宜老爸,与段小狗的样貌不似,待到最后一卷,才知是“观音娘娘”出去播撒“杨汁玉露”的结果。查诗人真是深谋远虑啊。
第七句“无计悔多情”。原来段郎虽不负心,老天爷却会开玩笑!师父原来是妈妈,公公却是爸爸,爱郎变了兄长。唉!爸爸不能由人挑,拗不过老天爷。这事又怪不得师父妈妈,所以便需“悔多情”了。天下第一恶人却有计,只是此计万万行不通。
第八句“虎啸龙吟”是说大理国皇家,依江湖规矩行事,劳师动众去营救小王子。众高手较量武功,龙争虎斗。龙低吟而声小,虎长啸而声高。
第九句“换巢鸾凤”。“换巢”指华赫艮巧挖地道,拿了钟灵去换木婉清。然后便“鸾凤和鸣”了,段大哥他日要娶钟灵妹子,就有一大票的证人见证,钟贵妃倒是坐稳了钓鱼台!
第十句“剑气碧烟横”,写小段皇爷初学天下第一剑,打败了鸠摩智。“剑气”当然是以气驭剑、无形无影的“六脉神剑”;而“碧眼”正好又对应鸠摩智的绝招“火焰刀”;一剑一刀,你来我往,纵横交错,又对上了一个“横”字。
作者这首《少年游》做得四平八稳,词意有段十回做后盾和脚注,一句一回,生动贴切,怎能不为回目词之巅峰之作?”
“没错,楼上说的不错,我回去又看了看,发现里面隐藏的诗词。第一部《少年游》
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毂纹生。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
第二部《苏幕遮》
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昔时因,今日意,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虽万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第三部《破阵子》
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莽苍踏雪行。
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荡寇鏖兵。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挥洒缚豪英。
第四部《洞仙歌》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且自逍遥没谁管。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风骤紧,缥缈峰头云乱。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梦里真,真语真幻。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糊涂醉,情长计短。解不了,名缰系嗔贪。却试问,几时把痴心?
第五部《水龙吟》
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枯井底,污泥处。
酒罢问君三语,为谁开,茶花满路?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
暂时就到这了。”
“确实,这本书每一句扣回目内容,都是点到即止。
就比如“马疾香幽”,活现出木婉清出场那一回。
有快马,有幽香,就是见不到真面目,而且夜色朦胧。
这四个字,为一回之描摹。
第一部以这四个字最好。
“向来痴、从此醉”,形容段玉到苏州,见王语嫣,贴切。
“虽万千人吾往矣”,是借孟子话,浩然之气,又对阵聚贤庄天下英雄,真是慷慨豪迈,让人浮一大白。
第三部,“塞上牛羊空许约”最佳,画面都描摹出来了,一个“空”字,怅恨都在。
“草木残生颅铸铁”次之,游坦之真是草木残生,又戴了铁头,真是。
“挥洒缚豪英”,星宿老怪哦不对老仙大发神威,全书个人最威风瞬间。
从此就要开始倒霉了……
第四部妙句如云。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本是好句;用在童姥身上,更是绝妙双关。
“且自逍遥没人管”,摇曳风姿。
“解不了,名缰系嗔贪。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这两句似乎是写鸠摩智和段玉、慕容负、王语嫣们,其实是写给全书众生的。
第五部每句都好。
“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配乔风王者归来。豪气也。
“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配三兄弟打败三大反派,快事也。
“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配恩怨了解,善哉。
“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枯井底,污泥处。”这一句连起来看,俏皮得不得了。
“酒罢问君三语,为谁开,茶花满路?”这句连起来看,好玩得很。
“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
大概大家第一次意识到,段延庆也是落魄王孙……
“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这最后一段就不说了。气贯天地。
聊一下词牌。
前面大家都说了不少,第一部,讲段誉。
故,《少年游》。
最初是小令,清快活泼,宰相晏殊写得最好。
配段玉,好。
第二部,先段玉,后乔风。
妙在《苏幕遮》这个词牌,来自西域,“‘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飒磨遮”。
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
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配乔风非汉人身份。
第三部,全是乔风英雄传奇,所以《破阵子》,秦王破阵乐。
在这里,不得不说说一下,李导道文学功底实在是牛,一词破阵子,绝对的经典诗作。
第四部,《洞仙歌》,原用来咏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