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秋意正浓,青龙关总兵丘引得了敖丙传来太尉谕令,既将陈奇喊到面前,吩咐道:“这位是东海龙王三太子,国师府中神仙敖丙是也。如今太尉东征,有用你之处,你随三太子走一趟吧。”
敖丙和陈奇见礼,好奇问道:“敢问陈将军有何本事,能得太尉口里挂名?”
陈奇连称“不敢”,笑道:“末将早年得异人传授秘术,炼成腹内一口黄气。肉体凡胎,都有三魂七魄,遇着我这一口黄气,魂魄自散。又有三千飞虎兵,手提挠钩套索,为我擒拿敌将无数。”
敖丙拍手大笑道:“有陈将军这话,敖丙无忧矣。且带上本部三千飞虎兵,随我赶赴陈塘关,为国朝再立新功。”
旁边丘引变戏法似的端起一杯酒,笑道:“陈奇,此去陈塘关援手,立功机会多有,兴旺发达之日,莫忘故友。”
“丘总兵,敖大人。”
陈奇闻言便知驰援陈塘关一事如若办的漂亮,高官厚禄不在话下,是以向来倨傲的丘引才来敬酒。把酒接过一饮而尽,笑道:“陈奇来日有功成名就之时,都赖丘总兵栽培。”
陈塘关。
却说为姜文焕献计先夺陈塘关的不是别人,乃度厄真人李辉是也。因此才能兵不血刃,说服郑伦献关投降。
外人有所不知的是郑伦是被李辉骗开关门。及至明白过来时,要大商和师父之间做选择,自古忠孝难两全。只能将错就错,任凭东鲁兵接管陈塘关。
这一日探马来报,关外有人撄战,指名郑伦出面答话。
就把个郑伦臊的满面通红,出关应战,坐实了反贼之名。弃到一旁不管,又对现下困境无济于事。
李辉闻询赶至帅府,看郑伦一身常服,只是闷头喝酒,没半点出城作战准备。顿时急了,叫道:“徒儿,随贫道出城接敌。”
“师父且慢。”
郑伦打着酒嗝,笑嘻嘻道:“李靖师兄呢,师父何时去劝他迷途知返?总不能教我一人不忠吧。”
李辉面色一僵,转瞬气急败坏,一巴掌打在郑伦脸上,骂道:“若没有贫道,尔幼时便被野狗咬了吃。贫道教你下山求取富贵,全你命数之故。从前帝乙王雄才伟略,你在商为官也无不妥。如今朝歌君昏臣奸,你不思另投明主,更待何时?献陈塘关尚嫌不足,还需有一商将人头,作你西岐进阶之用。”
郑伦眼里醉意消失不见,愣神许久,点了点头。将披挂穿好,坐了金睛兽。才出关门,二次愣住。
原来陈奇也坐金睛兽、拿荡魔杵,后头跟着三千飞虎兵。与郑伦所有大同小异。
李辉吩咐道:“徒儿,莫要掉以轻心,贫道为你掠阵。”
关楼上响起战鼓声,郑伦催开金睛兽,将降魔杵赴面交还。
陈奇恍神原因同郑伦一般无二,见敌人来犯,急架起荡魔杵。未过三五回合便露不支,心想打人不过先下手,把荡魔杵望空一摆。身后三千飞虎兵举起挠勾套索。
对面郑伦见状也觉惊奇,亦是将杵举过头顶,号令乌鸦兵用功。心道擒贼先擒王,又把降魔杵挂在得胜勾,五指握成拳头锤了下鼻子,“哼”的一声。
陈奇早有防备,看郑伦鼻中喷出两道白光,来不及再说旁的闲话,忙将口一张,“哈”的一声吐出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