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从刘备救援徐州开始> 第一百一十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1 / 2)

等待是最聪明的,也是最愚蠢的,不消过多解释。

刘亨印象中所有以智略见长的成年谋士都已经下注了,除了荀攸和鲁肃。而荀攸的年纪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再往后拖太久,除非他料定自己能长命百岁。

荀攸详细询问了关于刘备的种种事迹,从北海到琅琊、小沛,能说的左承祖都没有隐瞒。

对聪明人,话不必说透,他们自己能从细微的表象中分析出事情的内核。

荀攸手捻青须,把左承祖说的和自己这些日子从各种渠道得知的中原局势一比对,脑海里飞快过了一遍,睁开了眸子。现在要说外人对刘备军的了解,他要算最多的那个了。

刘备是愚蠢虚伪还是心怀大义,他不敢妄下定论,可这一举一动绝不是没有条理,似乎一切谋划都是围绕徐州在进行,这并不难看出。

是刘亨的手笔吗?

旦夕破黄巾十万,应是与黄巾连横,养虎为患,有尾大不掉之虞。

诸城退兵,则是和臧霸结盟,以小博大,有主客颠倒之患。

外客入堂,是同曹豹(或其他人)为敌,疏而间亲,将来恐里外勾结生乱。

逼退曹兵,是跟曹操结仇,抱薪救火,日后畏死敌时时掣肘。

这四步棋虽是破局之策,却也带来了数不尽的麻烦。谋划的出发点——徐州,如果不能落实,一切都是空谈。

荀攸摇摇头,如果仅仅是这样,似乎及不上曹操和袁绍的,且再看看吧。

———————————————

关羽得胜而归是意料之中的事,曹操在梁孝王墓中所得近半被留了下来,依照刘亨事先的嘱托,拿不下的,关羽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慢慢搬回去恐怕做不到,朱灵完全可以用反击刘备的借口出兵,所得算作缴获,盗墓的屎盆子还可能扣到刘备头上,关羽想的很清楚。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捉到曹纯,关羽虽然击伤了他,却被曹氏亲卫死命夺去。关羽奇怪的很,这群亲卫何以如此悍勇,似乎不像是普通部卒。

莫非是曹操麾下锐卒?

夏侯博不避矢石,亲自带兵到下游把剩下的那一小撮曹军吃掉了,也算将功赎罪了。

关羽满意的很,这下陈群总说不出什么了吧?

事实上,他低估了陈群的臭脾气。

叙功论绩的时候,刘亨自然是首功,这一点没有任何人有异议,众望所归。

而排名其次的,关羽、夏侯博他们竟然说是陈群,如果没有他安抚百姓,筹措粮饷,此战也不会打的这么顺利。

刘亨秒懂,他们是想给陈群戴个帽子,好让他放夏侯博一马。

陈群板着脸,“功是功,过是过,小功安能抵大过?”

颍川是韩国故地,法家思想发源地,当地士子无不受法家思想的深刻影响,陈群的铁面无私,大抵也是如此了。

刘亨知道和稀泥是不行了,干脆趁机在刘备军中确立法纪,完善军规,于是装作看不到刘备的眼色,任由陈群步步紧逼。

刘备还是扛不住了,陈群坚持己见,郑玄、陈纪的多次劝告,刘亨默不作声,他之前和自己说过的,就从这一次开始。

刘备咬咬牙,下令除去夏侯博一切军职,免为徒卒,另杖责军棍十记,以儆效尤。

命令一出,众将士无不骇然,夏侯博可刚刚立功回来。连关羽都变了脸色,大哥这次来真的呀。

伤痕累累的夏侯博被抬回军营,事先剥去了衣衫,后背血肉模糊,痛苦的呻吟引起一众士卒围观。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士卒们都在想,若是换了自己,会如何如何,这种幻想在士卒们中间很有市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