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可知道城上郭图是什么反应?”
还未等赵云开口质问,徐庶便先声夺人,笑眯眯的翻上战马,边往城南军营行军,边问道。
“不知。”
赵云面无表情,只是在心中暗自无奈,徐庶什么都好,与自己一般年纪,年轻气盛,做事干练。唯独一点不好,那就是太过骄纵自己,眼高于顶。
“郭图绝对不会出兵,此番还请子龙将军将南匈奴杀败,叫他们知晓这并州,是咱们汉人的并州。”
徐庶看向四野农田,淡淡说道:“许攸三番五次传递消息,将城中诸多情况表明。若无意外,袁家必定内乱。”
“内乱?许攸的消息,可能相信?”赵云眉头紧皱,脸上笑容消失。此时事关重大,足已决定长子的归属。为将者,说着一将成名万古枯,实在是有些草芥人命。
可真要强攻长子,损失的军士,未必小于万人。
长子城防坚固,守军约莫三万余人。更具体的数目,只多不少。
若非粮食紧缺,袁绍打定主意死守长子,临时征发百姓从军,军士数量还能增加不少。
耳听李云义教诲的赵云心中明了,也清楚边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
边郡想要长治久安,首要的便是有干臣,其次是人口充沛。只要汉民数量不少,一干臣守城,边郡便固若金汤。
毫无攻城经验的游牧民族,根本无法触及汉民族的核心区域,攻入城中。
“信又何妨?人心隔肚皮,他说的话,在下选择性相信。只作参考,不要当成救命稻草。”
徐庶笑笑,仍旧将目光放在南匈奴上:“主公谋划许久,南匈奴现在才来。要是早晚一点,就秋天了。”
“元直有所不知,这匈奴人作战,都在膘肥马壮的秋天。”
徐庶只是看向赵云,点醒后者:“战争的主动权在我们手中,而不是在匈奴人手中。不能等到他们做好万全准备的时候,再与我齐军开战。要先发制人,没有罪名也要安上几个罪名,彰显正义,鼓舞士气。”
“子龙将军是常山人,也算是边地百姓。这匈奴人坏起来,跟鲜卑人,乌桓人没什么差别。人家都是一个祖先,只信手中长弓利剑。”
徐庶点到即止,周遭繁荣的样子,正是他理想当中的世界,百姓安居乐业,能够吃上饱饭。看似简单的生活,却极难达到。
知易行难,越是危机,就越要挺直腰杆,跟匈奴人决一死战。
“消息已经传递出去,邺城,长安都派人去了。”徐庶想想又道:“做好准备好,子泰就北边,最多一二日,就会与匈奴人交锋。”
“子龙将军切记一点,此战目的并非是杀人,而是救人。只有击败匈奴人头领,才能拯救千千万万在水火当中的匈奴人家庭,让他们变成我大汉的子民,不再被压榨。”
“军队正在集结,骑兵步兵云各自抽调三千人,正在备战。此战云想请元直坐镇长子。”
“诺。”
徐庶并不意外,赵云擅长骑兵作战,麾下精锐有都是白马义从出身。
这些精悍之士,换了东家之后,干劲儿十足,日日都在长子城下操练。匈奴人到来的消息,旁人听到或许会大惊失色,白马义从却浑然不在意。
白马义从一走,剩下的齐军仍旧需要一个身份足够的人镇场子。张庭之外,只有自己能够担此重任。
张庭,徐庶想到这个人就觉得好笑。跟寻常人不一样,张庭死脑筋,让干嘛就干嘛。这样的人,当贴身保镖没事儿,当一军将领,主帅问题就大了。
事实上,赵云正是不敢将军队交给张庭,才会特意拜见徐庶,将军队交给他统帅,免的长子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