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将手中的信帛递给了公周瑜,脸上的表情时而气愤,时而又若有所思。
周瑜结果信帛看了一遍,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将那信使打发下去,然后又仔细看了一遍,旋即面露喜色。
“伯符,我有一言,不知道伯符听否。“周瑜看向孙策,然后左右看了看。
孙策明白了周瑜的意思,于是挥手遣退左右,与周瑜面对面坐在了桌前。
“公瑾,你为何见我舅父来信却面露喜色?“孙策不解地问道。
却原来那丹阳太守吴景来信,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那扬州刺史刘繇治所寿春被袁术占据,吴景与孙策堂兄孙贲助其渡江于曲阿设治所,却没成想,因为孙策自袁术处领兵三千来到江东,那吴景孙贲又都是袁术任命的人,刘繇怕吴景等人联手对付他,便倚靠势力,将吴景和孙贲逼走,现在吴景和孙贲二人已经到渡江到了历阳。
听闻孙策在庐江,吴景便修书一封送了过来,对孙策讲述了这其中的情节的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孙策再找到袁术,让袁术帮助他对付刘繇。
“伯符忧心舅父堂兄,我却为伯符得了一个好机会而开心啊。“周瑜说道。
“好机会?什么好机会?“孙策问道。
“伯符难道忘了,我们原本的计划便是自历阳渡江,一路南下,只是却一时间找不到什么理由和方向,如今刘繇正给了我们这么一个上好的机会啊,帮助舅父报仇,发兵渡江,名正言顺不说,如今吴景太守到了历阳,一方面将寡兵少,又是伯符的舅父,正是我们拉拢他的好时机,如果我们能够陈其利害,告知吴太守继续跟着袁术的坏处,那吴太守自然会选择伯符。“
“另一方面,吴太守虽然失势,然名声仍在,影响力仍在,如果得到吴太守的帮助,我们南下征战,便得了很大的助力啊。“周瑜说着开心地拍起了巴掌,”这就是天助伯符夺取江东啊。“
孙策闻言沉思片刻,然后抬起头来说道:“公瑾所言确实不错,这对于我们来说便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渡江去到江东的一个绝好的机会,只要我们渡江,那么之后的地方打哪里,怎么打,都是我们说了算了。“
“正是如此!“周瑜肯定地点点头。
“这样,我先修书一封,安稳住舅父与堂兄,然后我们马上调集兵马,立时前往历阳。“孙策马上便有了主意,相比于狩猎来说,还是征战沙场让他更加有兴趣。
周瑜笑着点点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是时间拖得久了,很容易出现横生枝节,我也支持现在就准备动身。“
“好!“孙策立刻修书一封,却并没有多言,只是在信中表达了对舅父亲人的担忧,并且告知舅父吴景,自己已经在去往历阳的途中,希望舅父不用着急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