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坑是士兵们吃饭所立的地方,有多少灶坑,就可以推测出有多少人吃饭。
越来越少的灶坑,可以充分地证明,现在李云义的军中一定是极度缺粮,军心涣散,导致有不少士兵逃窜。
所以纪灵现在心中最想的,就是快点追上李云义。
汉代打仗最重要的指标,一来拼的是人数,二来拼的就是士气。
像是战法、谋略等等方面,虽然用得好可以转变局势,但是充其量不过是锦上添花之计,算不得硬实力。
要不然为何历史上如此之多的战役,能够被记载下来的以谋略取胜的战局,却是那么屈指可数呢?
实在是太少了啊!
现在李云义的大军极为涣散,而自己养兵在豫州,按兵不动,如今突然出发,是兵锋正锐之时。
这种情况下,哪怕李云义的军队有十万之众,纪灵也丝毫不惧他,更何况李云义的军队现在已经减少到了三万。
快点追上李云义,就能快让自己立下如此青史留名的大功!
至于罗山是否有埋伏,却是不在纪灵的考虑范围之内。
“兄弟们都累了,那边在此处安营扎寨,权且渡过一晚,明日再追。”
纪灵想了一下,听从了李丰的建议。
反正李云义的三万大军,又不全是骑兵,行军速度必然比不上自己。自已以铁骑部队星夜追赶,必然是能够追上的。
如此的话,多歇息一晚,也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纪灵下令在驻扎处安营扎寨,让部队们歇息了一晚。
豫州骑兵们得到消息,纷纷欢呼雀跃地下马,用马背上所带的简陋布匹,铺在地上,纷纷躺在地上休息起来。
这些豫州骑兵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所有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被李云义的军队看在了眼中。
只是在李云义的严令之下,他们谁都没有暴露自己。
因为李云义在等一个时机。
...............
夜半时分,微风寂静。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长文啊,我看时间差不多了。”
在观察到纪灵的军队大多睡着,只有零星的一些哨骑站在外侧轮班看守,但是也是困倦不已地连连睡觉后,李云义笑着对陈群说道。
“是该出击了,只是将军的这一杀人,可是要让罗山血流成河啊。”一旁,陈群也轻轻点头,感叹道。
只是李云义却摇头道:“杀多少人,不在我,全要看这纪灵,识不识时务了。”
随后,李云义拔出剑来。
精美的宝剑,在月光下映出一片雪白。
“传我令去,摇旗擂鼓,全军冲杀!”
几乎在李云义命令下达的同一瞬间,负责举旗的士兵便立即举起了高高的军旗。
那擂鼓的士兵望见了,也迅速拿起鼓槌,狠狠一击敲打在鼓面上。
“咚!”
震天的一声响,仿佛雷鸣一般,迅速在罗山中到处回荡,仿佛来自天上真神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