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承祖听得心潮澎湃,他对李云义的了解不多不少,知道此人一口唾沫一根钉,不然也不会两次援助昌都,打的司马俱连营地都不敢出。
现在李云义一答应,他脸上就连连作揖,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似李云义这样的人杰,连孝廉都不是,委实有些过分。
一直在旁边,却没有开口的局外人崔琰却在左承祖心满意足的离开后,急道:“使君是真的傻,还是假的傻?孔融此人无能,若是再让他占据一县之地,必定又有一县百姓会遭遇横祸,被黄巾屠戮。”
他急的眼眶发红,一靠近李云义,就被两个身形高大的亲卫拦住,不得寸进。
“你等让开,让崔先生过来。”
李云义面上无甚表情,心中却是一喜。对人才,他是来之不拒。崔琰这样的大才跟国渊是一个等级的,都是能够出入曹操核心圈子,他恨不得现在就绑票让他加入自己麾下。
但这种事情他做不得,只能隐忍不发,等着崔琰自己想明白。
现在崔琰开口,他又为何将其拒之于千里之外?
亲卫纷纷退后,将道路让开之后,崔琰才又质问道:“古人云:一将无能害死三军,使君是想要孔融那等无能之人,害死更多人?”
“并非。”李云义饶有兴致的看向崔琰。如果没错的话,这似乎是崔琰第一次没骂自己,而是在专心致志的骂孔融。
“那使君为何要救他?”崔琰质问。
李云义的听到这话,却是哈哈大笑:“孔让梨为人你比我清楚,他值不值得救,你也比我清楚。”
“但崔先生要记住一件事情,孔让梨纵然有千般不对,可他仍旧是一个大汉子民。今日我可以看着他去死,明日也能看着你死在刀锋之下。”
此言一出,李云义便起身巡视队伍去了,这是主将的职责之一。
除去一头一尾的二百汉军,一千五百俘虏就在中间,这些俘虏人心躁动,却无一人敢于逃亡。
此刻的青州并非是后世的模样,大片未曾开垦的土地当中,不乏野兽出没。
不然将近千年之后,还有武松打虎这一让人津津乐道的趣事。
现在青州环境比千年后更好,俘虏想要逃亡,就只能沿着官道前进,误入山林当中,十人只能五六人能够穿越而去。
余下的人不是饿死,就是死于野兽口中。
此刻他们坐在地上,吃着干粮。
他们惊奇的发现,青州义军跟他们大不一样,是一天吃三顿的。
这叫他们心中惶恐不安少了许多。
总不能有人为了杀掉自己,给自己多吃一顿饭吧?
他们的想法极其质朴,得到了龚都保证之后,他们对投降青州义军毫无抵触。
在得了头目说明,前往夷安的时候,他们也无甚情绪变化。
对他们这些齐鲁之地的汉子来说,只要不去汝南,什么都好说。
一个时辰,两个小时,时间不长不短,已经够做许多事情了。
当大多数军士的水壶被灌满之后,队伍又开始漫长的行军。
从黔陬到夷安,需要一天半,再从夷安前往高密,同样需要一天半的时间。
而这也是李云义敢于抛弃大部分的辎重,只带两日口粮出发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