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间段的胶州,阳光温和而不伤皮肤,在看完二十二号实验室的新型火药研究后,王新一行人就一脸兴奋的离开了。
与此同时,千里海疆外的库页岛又是另一番风景,与库页岛比起来,胶州就属于温和的南方。
时间一晃而过,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斗,林城海岸(科尔萨科夫)目前已经是大变模样。
首先是林城北面的工业区,已经是烟囱林立,砖窑、水泥窑、石灰窑、木材干燥窑等,源源不断地为殖民者提供各种物资,伐木场和石灰矿场也都建起了漂亮坚固的砖瓦混凝土建筑。
原本的那些临时帐篷,已经被全部拆除了,人们已经住进了干燥而又保暖的砖瓦房中。
不过一些大型建筑,现在都还处于施工状态,例如规划五层的政府大楼,以及医疗院等,至于能停靠大吨位运输船的码头,现在也不过完工了十分之一而已。
不过那条生活与灌溉用水的河流,何志明已经决定将其改建为一个小型水库了,现正在进行着紧张的加工建造,已经确定过会在一个月后彻底完工,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也还有一大堆的公共设施等着修建,例如:疏港道路的建设、跨河大桥的修建、以及主要任务的马场建设等等。
总之,库页岛的一切都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前行,热火朝天的工地完全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情景。
建设大开发的同时,库页岛的农业也没有落下,新开垦出来的农田中,也在进行着冬小麦与粟的耕种,冬小麦,它是在秋天种下,经过漫长的寒冷的冬天大雪的覆盖才能茁壮生长的农作物。
粟有世界上最耐寒的农作物美称,粟又称谷子或者小米。
古称粟为粱,糯性粟为秫,中国是粟的起源中心地,种粟历史更是悠久,农谚中有,“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上旱死粟”。
由此可见它的抗旱能力超群无双,它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贫瘠山区都有种植,何况库页岛并非贫瘠之地,而是从未有人耕种过的肥沃良土。
但此时在田间劳作的主力,并非是移民的蛮族人,蛮族人大部分都在进行建设开发,但也不是汉人官兵,而是收罗过来的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是这座七点六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台湾、海南再加上金州卫总面积的库页岛原住民,
他们主要聚居在库页岛、千岛群岛、北海道、堪察加半岛,阿伊努种族属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特征为低额多须、肤色较深、体格健硕。
而现在的双方处于一种雇佣状态,何志明给阿伊努人提供丰富的食物,阿伊努人提供人力。
现在的库页岛,也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其中有汉人、女真蛮族、阿伊努人、东瀛人。
前三者都好解释,那东瀛人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田毅曾说过要去东瀛抓一些东瀛人来当苦力用,但他也只是随口说说,并没有驾船奔向东瀛去抓苦力。
至于这些东瀛苦力都是自投罗网的,林城一路发展的朝气蓬勃井井有条,而一天突然有一群五百多东瀛人赶来,二话不说就开始干。
这一幕把田毅都弄懵逼了,面对八百多全副武装的士兵,那结果自然很悲催,东瀛人一个没跑掉。
这给田毅都高兴坏了,这真的是想啥来啥,东瀛人会出现的库页岛其实也不奇怪,早在从十三世纪开始,东瀛人就已经在与阿伊努人接触了,并且东瀛人对阿伊努人实行了征服、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