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
“以我之见,救援钓鱼城,根本不用出动那么多军队。
我们眼下最需要的,还是要攻取荆襄之地。收复襄阳后,立即南下,攻取长沙,把整个荆襄拿下来后,再想法攻取金陵。
至于钓鱼城,派数千精兵支援他们,让他们继续钉在合州就行了。”
赵匡胤之所以不同意大举救援钓鱼城,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曾经人口破千万的天府之国,在与蒙元数十年的拉锯战中,已经变成了一片荒凉之地。
成都,绵阳,泸州,阆中,达州,基本上全蜀之地,全被蒙元屠了一个遍。
如今成都府街头,光天化日下都出现了狼和老虎。
蜀中彻底破碎,没有几十年是恢复不过来了。
既无人力也无财力,那么收复全蜀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至于钓鱼城,只需要派几千精兵,就能帮城中守军继续长期坚守。
既然赵匡胤都拍板决定了,文天祥和陈淑桢当即点头笑道,
“还是太祖皇帝高瞻远瞩。既然如此,我们就乘蒙元疲惫之际,全力攻取荆襄和广南西路。救援钓鱼城的将领,就让西门彪率五千兴宋军前往吧。”
西门彪昂然出列,大声说道,
“末将若不能成功进入钓鱼城,甘愿以死谢罪。”
赵时赏笑道,
“谁让你以死谢罪?咱们和蒙元的战争还要持续很多年呢。不管是胜是败,都要全力求活。须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一切议定后,赵时赏方才拍了下脑袋,看着张世杰问道,
“不知太尉以为攻取荆襄的计划可行吗?”
张世杰心想,你们都商量好了,又来问我,这不就是明摆着给我难看嘛。
我反对也罢,同意也好,都不妨碍你们的行动。
所以张世杰捋着颌下长须,笑着说道,
“太祖皇帝百战开国,制定的计划当然是好的。老臣没有任何意见。”
苏刘义脾气有点爆,这时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元军皆是百战精锐,乌合之众,只凭着一腔热血是打不败他们的,只会白白牺牲。想打胜仗,有足够多的军甲吗?有足够多的粮草吗?只有书呆子才会动不动谈战略,话奇计,真正的将领只谈后勤。”
苏刘义直接把文天祥看成了书呆子。
但他这句话惹恼了赵时赏。
赵时赏冷声说道,
“苏将军,朕也是书生,是不是在你眼里也是书呆子呢?”
苏刘义吓了一跳。
苏刘义虽是武将,其实也是文人出身,他是苏东坡的六世孙。
他知道,宋朝虽然不杀士大夫,如果真想杀,还是能找到理由。
比如往你头上安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纯正的士大夫苏东坡都差点被新党用这个罪名构陷而死。
何况苏刘义这个弃文从武的不纯正士大夫呢?
所以苏刘义连忙向赵时赏谢罪。
“微臣绝对不敢讪谤官家。微臣只是想说刚才文相的战略太过一厢情愿,千里远征,一旦被蒙古人断了后路,粮草馈乏,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